维基体育平台入口中心中国餐饮业危机生存指南

2024-10-27 15:20:2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2024年上半年超100万家餐饮店关门,而2023年全年才倒闭了135.9万家;

  根据北京统计局统计,北京规模以上的2600多家餐饮企业总利润1.8亿,同比暴跌88.8%,其中作为主力军的2100多家正餐企业,集体亏损,共计亏了7651万!

  2024年上半年,上海规模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企业整体亏损了7.7亿元。2023年5月,上海人均消费500元以上的餐厅还有2700家,到今年7月只存活一半不到了。拥有金字招牌的顶级餐厅也不断倒闭:上海外滩十八号、川菜天花板明路川、知名日料鮨心……

  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,中国的餐饮门店数量大概是743万家(不包括食堂等团餐)。2023年至2024年3月,新开417万家,关闭421万家。

  闭店率达到惊人的56%!具体来看,2024年第一季度倒闭了46万家餐厅,第二季度倒闭了接近60万家,如果下半年刹不住车维基体育平台入口中心,到年底的总闭店数,大概率超过200万家。

  国外也不例外,一些知名餐馆也纷纷倒闭。但在美国,闭店率不到30%;在日本,闭店率不到20%,相比之下,中国的闭店率全球领先,中国的餐饮业真是进入了“地狱”之途?

  回头来看,在疫情之前,国内经济经历了40多年的单边上行,中国餐饮业则同样经历了几十年的爆发式增长——餐饮收入从50亿元增长到5万多亿。

  但遗憾的是,这样的单边增长行情,可能阶段性结束了,曾经在高速发展中畅行无阻的商业逻辑开始失效,属于餐饮业的红利期彻底结束,内卷开始。当下的艰难,正是多年来恶性循环的结果。

  长期以来,中国餐饮业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:高房租,高人工费用,不断上涨的食材价格。这几乎成为餐饮业几十年发展过程中的老生常谈:不仅低房租的铺面不好找,大厨不好雇,连食材也必须偷工减料。

  但所有这些都好像解释不了目前的困境,把中国餐饮业带向危机的发动机,至少从表观和肤浅的层面看,就是目前餐饮业离都离不开的东西——“预制菜”!

  目前,百分之八九十的餐馆都倒向了预制菜。大部分餐馆倒向预制菜的第一步,就是用预制菜代替厨师。结果把中国的餐饮业带向了歧途,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降低了开餐馆的门槛。

  在中国餐饮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,开餐馆的最大门槛其实是“环保”。中餐特色的烟火气,最大的敌人是油烟、气味、垃圾、人声鼎沸等等对居民区的困扰。

  但预制菜几乎把所有这些都给一揽子解决掉了:大厨不用雇了;铺面好找了;人工费省了;食材费降了;还烧菜的竞争对手灭了……

  中国餐饮业的奇特景象出现了:一边是“乏味的”预制菜馆,一边是还“有味的”但苟延残喘的烧菜馆。但是过度内卷和降低门槛之后,是做餐饮“数不到钱了”!

  目前预制菜泛滥的恶果显现出来了。中国餐饮业门槛降低之后,其长远的影响,今天才刚刚开始!

  WJ维基体育app免费下载

  疫情之后,被压抑了三年的餐饮需求被极大地释放,餐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,吸引了众多跨界创业者涌入。

  一时间,全国餐厅数量激增至超900万家,远超市场需求。2023年,国内餐饮企业新注册了318万家,是2022年的2倍。全国餐饮收入达到了5.2万亿元,同比上升了20.4%。

  疫情之后,资本开始在餐饮业跑马圈地,到2023年,国内餐饮品牌开始集体疯魔,纷纷喊出“万店目标”,一时间似乎再多的门店都不够投资。

  过去,餐饮门店间的竞争,主要是邻里街巷间的直接竞争。而今,这场游戏升级成了多维战场,餐饮老板不仅要和同行斗,还得与互联网流量高手、供应链专家、品牌策划师乃至投资人过招。

  传统餐饮人,往往只能守着线下的一亩三分地,对线上引流、外卖经营等新领域,要么一无所知,要么有心无力。反观新兴连锁品牌,它们背靠强大总部,线上线下联动,即便初期经营不稳,也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客流,对传统门店形成围剿式冲击。

  一旦某个区域被证明适合开店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后来者接踵而至。即便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,每个只存活数月,累积起来也足以让传统餐饮门店元气大伤。随着餐饮连锁化率超五成,竞争战场移至一线门店,传统餐馆生死存于一线。

  日复一日的价格战,让大多数商家的经营之路如履薄冰。餐饮业的价格战,看似为消费者带来了短期的实惠,实则隐藏着深远的弊端。它加剧了行业的恶性竞争,迫使商家不断压缩成本,导致食材品质下降、服务质量缩水,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长远利益。

  当餐饮业成为一门利润非常微薄的生意之后,依靠连锁餐饮的经营法则是通过极致的标准化,让门店可以快速复制,进而通过规模增厚利润。

  如此一来,最后被牺牲的只有“味道”。当“穷鬼套餐”流行之后,人们进餐馆的目的只能是填饱肚子,对美味的追寻,只能是一种奢望。

  如今,在餐饮业面临寒冬的时刻,想办法活下来是最重要的。毕竟人活着总是要吃饭的,餐饮业除非在未来,人进化到吃药片不吃饭时会消亡,现在无论多么惨的危机之途,都会有幸存者,都会有跨过周期存活下来的“英雄餐馆”。

  “有恒产则有恒心”不仅适用于中产的诞生,也是餐馆谋生的必备条件之一。比如,麦当劳就是最大的地主。目前中国房地产下行,被电商打击到底部的底商和商业铺面,未来的出路之一,就是餐饮。

  在低位入手铺面,准备开一个能够“世代传承”的餐馆,不仅需要巨大的决心,也会激发所有的生存本能,“决死一战”!

 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避开“环保”门槛,找一个能“烧菜”的铺面,把中餐特色的烟火气发扬光大,把开餐馆最大的问题:油烟、气味、垃圾、人声鼎沸等等对居民区的困扰降到最低。

  能长久开餐馆的,第二个条件是要有“自保型厨艺”。简单说,你要有能立得住的手艺。其实餐馆能活下去,有时候简单得让人无话可说:卖馒头,卖包子,卖烧饼,卖卤味都能活;简单的一招鲜,一个招牌菜就能养一个餐馆。

  对于大众来说没有美食,只有美味!两者的区别一个是想怎么把鲍鱼做得与众不同,一个是想着怎么能吃一个美味的包子!

  日常居家,更需要千锤百炼的味道,久吃不厌的餐食,一旦成型,就会成为整个社区有机的一部分。我在国外,经常看到一家三代经营的街边店,只有早午餐和咖啡,但也顾客盈门。

  未来中国,在经历房地产高速发展之后,不会再有社区的大幅度变迁,而社区稳定之后,嵌入在社区之内的“老馆子”,就会成为“社区之胃”,培养出世代相传的食客。

  以此路径经营餐馆,前期可能会很累,但越往后越轻松。对于这类餐馆,有时侯能做好十样菜就足够,甚至一招鲜也能吃遍天。

  这次中国餐饮业餐馆大面积倒闭,揭露出一个真相,就是餐馆业其实是一个利润微薄的行业。看似利润低的快餐连锁店经常倒闭,而高大上的“精致餐饮(Fine Dining)”豪华馆一样经常倒闭。

  按理说,高端餐厅客单价高,比起平价餐饮日子应该滋润很多,结果近一两年却迎来结构性塌方:从老牌米氏西餐厅到网红Opera BOMBANA、Tiago、Refer,过去有头有脸的各国美食代表,跑路的跑路,退租的退租。

  这其中根本原因是高端餐厅的商业模式真的有问题,认真总结还是关乎餐饮业的三座大山:

  第一 ,豪地与豪华装修:高端餐馆基本上都是以“立足繁华地段、武装到垃圾桶”的开店纲领下,开始商业旅途的,这类餐厅普遍造价不菲。比如北京Tiago颐堤港店单店投入近3000万元,够加盟3家海底捞。同时,业内有“米其林死亡之吻”的说法,即评上米其林房租会暴涨,反而死的更快。

  第二,高人工成本:高端餐馆基本上都是和大厨和名菜联系在一起的。刚刚破产的世界第一网红馆Noma:就有100名厨师和20名实习生。

  另外维基体育平台入口中心,高端餐饮的菜式普遍做法繁琐,进一步推高了人力成本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就是实习生每个月5万美元工资就压垮了Noma。

  为了平息人们对实习生免费打工3个月的舆论,Noma开始给实习生发工资。但这戳破了Noma暴利的假象,打破了脆弱的财务平衡。让人不禁感叹,连Noma都如此,其他餐馆呢。

  第三,高端食材:一般来说,高端餐厅对食材的珍奇和新鲜程度都有要求,瞬间拉高了成本和损耗率。

  马未都曾讲过,中国人最高的审美层次是“病态”,此放到美食这件事上,也是一样的。这种病态嗜好,只能在小范围流转,一旦曝光大众,就会被“祛魅”。

  从美食的规律上考量,所谓美食需要经过多次的训练之后,才会形成美食记忆,当这种记忆被触发之后,才会形成美妙的美食。所谓“妈妈的味道”,就是味觉一旦被训练成型,就会形成顽固的美食记忆。

  但对于山珍海味来讲,这种条件是不存在的。越是稀有的食材,越是很少能吃到,也很少厨师能做好,其直接的结果,这些山珍海味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就是不好吃的。

  对于美食追求者来讲,高端餐厅吃的其实不是美味,而是仪式感、优越感、差别感,附庸风雅的“病态感”,是社交,是圈子。

  因此,对于高档餐厅,经营都在走钢丝,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,那么对于众多的普通餐馆,所谓的暴利只能是幻想,更扎实的步骤,就是用良心价去培养你的老顾客,只有老顾客才能伴你终老!

  做餐饮的人,若要逃出目前的危机之途,一定要像戒毒一样戒掉“预制菜”。我们不是和“预制菜”有仇。而是“预制菜”是无根之木,它只会开出美丽的“地狱之花”。

  近一两年,餐饮小白创业者众多,加剧了这场“地狱之战”。从零售、教育、互联网等跨界而来的餐饮创业者们,或开咖啡店、或加盟奶茶店、或做小吃快餐等。

  他们的出现让餐饮赛道变得异常拥挤,但其中大部分人不善于经营管理,为了省心草草地盲目加盟开店,让自己陷入加盟骗局。

  几乎从连锁品牌到创业小店的所有餐饮,都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淖。似乎,如果不卷低价,就没有生存的希望。

  然而,当品牌真正卷进去后,也会发现问题才刚刚开始。生存艰难开始造就一眼望不见尽头的“价格战”。

  据《2023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》显示,房租、人力和食材三项支出,占比商家总成本的70%~75%。各行各业的“挤出人才”,拼死争夺这剩余的25%~30%做利润,他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?

  但另一方面,这个拥挤的赛道,餐饮创业者们却仍在一波波涌入。一波人闭店的同时,更多的新店开了起来。

  反观这个赛道之外,另外一个赛道,是以中小餐饮为主的地方餐饮、苍蝇小馆和那些烟火气十足的餐饮小店,反而生意还不错。

  在2024年必吃榜中,就有119座城市及地区2797家餐厅上榜,其中有近1300家街头巷尾的地道小馆,烟火小店占比达46%。

  这是一个能逃出升天的赛道!对照日本、美国此前的经济周期,都可以看到,餐饮这个行业,是极具韧性的。许多好的餐饮企业,大大小小的餐厅,都可能穿越周期,重新获得生机。

  但其前提是必须彻底和另一个赛道切割,戒掉“预制菜”,拿起锅铲子,烧菜!烧菜!烧菜!

  既然预制菜对中国的餐饮业危害如此,那么中国餐饮业若想逃脱地狱之路,必须从预制菜治理开始,必须重新制定餐饮业的发展规则。

  近日,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预制菜开始征求意见了!这是自今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国市监食生发〔2024〕27号)后,第一个国家级标准型文件。

  虽然还只是征求意见稿,但根据惯例,正式标准应该在4~6个月内将对外发布。这个最新进展,也标志着“预制菜国标”颁布正式进入倒计时。本次预制菜国标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,同时必须冷链运输。

  既然目前很多餐馆已经离不开“预制菜”,那么这场“预制菜治理”最大的措施,应该是强制性规定,使用预制菜的餐厅,对消费者明示“本餐厅是使用预制菜的餐厅”,并在菜谱上明确标注,那道菜是“预制菜”,让消费者选择吃“现烧菜”还是“预制菜”?是否愿意为“现烧菜”多付费?最终让市场选择让“烧餐馆”还是“预制菜馆”活下去!

  根据预制菜治理的逻辑,我们的餐厅管理规范,也应该实施新的分类分级管理方式。

  例如强制把餐厅分为正餐和快餐;在正餐类餐馆内,分“烧餐馆”和“预制菜馆”两大类;在预制菜馆分全预制菜馆和半预制菜馆!例如,火锅店就是半预制菜馆。

  这种分类的内在逻辑,就是给传统的“烧菜馆”一个生存空间,让追求美味的食客,通过高于预制菜的付费价格,培养传承饮食文化的餐馆。

  而对于大部分只追求果腹的食客,让“预制菜”达成其快捷、营养、平价饮食要求。不同类型的餐馆在不同的赛道竞争,各有各的生存空间。

  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讲,未来要针对“烧菜馆”的特点,在城市内部开设“烧菜特区”。让烧菜馆在特定区域和街道聚集,人声鼎沸,烟气十足,美味连连。

  成为当地人的胃,进而成为地区人的胃,全国人的胃。前一阵子流行过的“淄博烧烤”就是这个路子,但最主要的还是坚持和长远。

  从未来“烧菜馆”未来发展的轨迹来看,应该借鉴国外西餐厅的良好经验,推行预定制管理方式。顾客提前预定,餐厅根据预定提前准备,增强美食体验。这种预定制的核心包括:

  在国外好的西餐馆,没有预定是不可想象的。越是知名餐馆越需要预定。这其中有限流的因素,也有保障服务质量的原因。

  WJ维基体育app免费下载

  在国外好的西餐馆,还有一个好的传统,就是季节时令菜单。虽然有预定,但食客只能点每天的菜单中的菜,选择范围有限,但紧跟季节和时令,也和有限的厨艺息息相关。

  而我们“婚宴”和“年夜饭”这种超级“预制菜”,应该不在此范围。 反倒是讲究传统和时节的“乡宴”,应该是未来美食的路径和旅游者的天堂。

  现在,我可以很确定地预测,未来我们的美食,将是“私家宴”的时代。尽管老倌子不会都“死光”,新的高端餐馆也会“生生死死潮汐般涌现”,但最不可替代和动摇的是“私家宴”。

  “私家宴”最基础的是朋友小聚,分享个人的“拿手菜”,豪横的是商人“私人会馆”,请私养的大厨做秘不示人“私房菜”。其中最深刻的原因是:美食的本质就是不计成本的败家玩意!

  美食往往发源自宫廷、官府、豪商巨贾之家。只有这些地方,能够豢养专职服务的厨师,不计时间和成本,搞仪式感十足的大菜。展示权力、地位、财富、品味、差别。而这种模式不适合普罗大众,违反者必亡!

  北欧的Noma作为全球最火的高端餐厅,印证了这种残酷的法则——每客单价700美元,通常以自然界的馈赠为原料,比如蚂蚁、苔藓、鳄鱼脂肪。有道“野菠菜蟋蟀糊糊”,菠菜里裹的酱,就是用蟋蟀肉捣成的。

  这种别出心裁,让见过世面的评委直呼天才,连着5年给出“全球最佳餐厅”称号,生意火爆,订位得提前一年。预定成功者,像中彩票,但最终结局还是让人唏嘘……

  这场餐饮业的地狱之火,让大厨们也会成为牺牲者。现在大厨们已经纷纷开始转型,未来大厨们的新角色将是餐饮文化的传播者。

  1、美食记录者:把大厨经验写成书,像侯宝林那样,不能演相声之后,研究相声史,成为学者型人才。

  3、做小视频教人做菜:目前上过电视和没上过电视的人,都开始直接教人做菜了,成就了知识付费的另一种形式。

  4、做美食研发:开发新菜品,新酱料、通过“分子厨艺”类的创新,获取新的工作价值。

  Noma关门后,老板雷泽皮痛定思痛,再就业方向彻底和过去割席:卖精心研发的预制调味料和精致汉堡。比起以前人均700美元的入场券,现在“名厨监制”的牛肉芝士大汉堡,一个只要18美元。亲民、美味、低价,普罗大众,可以绵绵不绝……

  雷泽皮可能没有想到的是,Noma在新媒体里,成为了焦点。前些日子,《圆桌派》第七季刚刚播完,最后压轴的是美食。其中,Noma成为《圆桌派》嘉宾们惋惜的对象。

  而享受着众星捧月待遇的陈晓卿,谈及美食,最后的表达还是无尽的伤感。这种伤感是 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般的忧虑:不仅美食会逐渐远去,连美食的记忆也会逐渐被抹去……

 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“熊掌”。人类吃“熊掌”已经几千年,甚至多少万年了,但现在谁还吃过“熊掌”吗?谁还做过“熊掌”吗?“熊掌”不是满汉全席的一部分吗?那未来的满汉全席呢?我们未来会吃什么呢?人造肉?营养药片?还是通过“合成生物学”造出新的人类,根本就不用吃饭,因为吃饭太麻烦了!

  继2023年9月、10月、2024年3月、5月、6月、8月餐饮O2O游学胖东来6次(),许多餐饮企业家表示还想学习胖东来的企业文化和分钱机制,如何打造极致的服务和体验?成功背后的经营哲学...

  商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了,需要的经营要素是信任与爱,流量已逝、人心已来,商业的终极是服务好人心,服务和安放好员工和顾客的心!

  2024年,餐饮O2O重点组织企业游学胖东来,学习下半场餐饮的经营秘诀!10月31日-11月2日,我们一起第7次走进胖东来学习!

搜索